Skip to main content

Featured

关于对2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一点看法

        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五,春节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也是我在老家待的最后一天,刚好饭后闲来无事,终于静下心来有空写一写宏观经济分析。         回顾23年春节前的几个交易日,权益市场比较动荡,中证1000的平值隐含波动率最高冲到了91.48,要知道中证1000的实现波动率中位数也就15左右,而春节前几个交易日的连续大幅下跌和国家队快速出手使得权益市场走出深V形态,历史和隐含波动率也随之快速飙升。                另外伴随着雪球集体敲入、DMA爆仓等各类事件爆发,权益市场一片鬼哭狼嚎,就在大家都在讨论这波大A行情该谁来背锅时,证监会突发换帅。想想之前频繁出现在财经类流量博主文章中的北向、量化、公墓等,这次券商场外衍生品和私募微盘股应该也难逃一劫。都说经济繁荣时,大家都忙着数钱根本没有人在意合不合规,经济衰退时,你连呼吸都是错的,人性就是如此。关于现有微观市场体制的一些问题我之前也写过一些文章,这里不想再赘述,这里只想探讨一下宏观经济形势问题。         经济活动存在周期,这是我们初学经济学时就所熟知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含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和明显的分界线。但是如果回顾国内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我们便可以大致发现国内经济增长开始下滑并不是近两年才开始的,三年疫情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并没有影响整个大经济周期的演变方向。              从上图不难看出,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增长率同比逐年上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也就是当时全球媒体称赞的“中国速度”。直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也深受波及,随后政府出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4万亿”扩张政策,虽然帮助中国摆脱了金融危机的泥潭,但也造成了后续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通货膨...

Total Pageviews

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其二

        续谈昨日的经济本质问题:资本的天性:贪婪使得资本永远奔波在寻找更高收益的路上。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资本的逐利性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它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苦难。人类社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除了经济发展,我们往往还需考虑社会效益、道德伦理等等,而资本可不会。这也是马克思批评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本家费尽心思只考虑如何剥削剩余价值。但往往高收益的极端都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问题以及法律问题。例如:毒品、嫖娼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各个资源的合理配置恐怕不单单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问题,而是包括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问题。而很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完全是正比关系,甚至在某些情境下,两者具有负相关性:例如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
我一直很佩服中国人古典哲学中的折中思想,从目前来看,所有事物都并不是越多越好,我想这里肯定会有人说财富越多越好,但是认真想想真的是这样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回到经济问题,某些资源在经济公式中的偏导数很高,但我们并不能倾其所有资本投入,因为这样势必造成其他项的负收益,而最终的总收益可能反而大幅降低,因此最终经济的最大化其实是一个均衡的规划求解问题。而如何计算出每种资源的合理投入比例,这才是经济学最迷人的问题,也是每个经济学家最伟大梦想。

Popu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