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Featured

关于对2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一点看法

        今天已经是大年初五,春节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也是我在老家待的最后一天,刚好饭后闲来无事,终于静下心来有空写一写宏观经济分析。         回顾23年春节前的几个交易日,权益市场比较动荡,中证1000的平值隐含波动率最高冲到了91.48,要知道中证1000的实现波动率中位数也就15左右,而春节前几个交易日的连续大幅下跌和国家队快速出手使得权益市场走出深V形态,历史和隐含波动率也随之快速飙升。                另外伴随着雪球集体敲入、DMA爆仓等各类事件爆发,权益市场一片鬼哭狼嚎,就在大家都在讨论这波大A行情该谁来背锅时,证监会突发换帅。想想之前频繁出现在财经类流量博主文章中的北向、量化、公墓等,这次券商场外衍生品和私募微盘股应该也难逃一劫。都说经济繁荣时,大家都忙着数钱根本没有人在意合不合规,经济衰退时,你连呼吸都是错的,人性就是如此。关于现有微观市场体制的一些问题我之前也写过一些文章,这里不想再赘述,这里只想探讨一下宏观经济形势问题。         经济活动存在周期,这是我们初学经济学时就所熟知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含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长度和明显的分界线。但是如果回顾国内经济发展的历史情况,我们便可以大致发现国内经济增长开始下滑并不是近两年才开始的,三年疫情只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并没有影响整个大经济周期的演变方向。              从上图不难看出,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增长率同比逐年上升,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也就是当时全球媒体称赞的“中国速度”。直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中国也深受波及,随后政府出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4万亿”扩张政策,虽然帮助中国摆脱了金融危机的泥潭,但也造成了后续非常严重的产能过剩、通货膨...

Total Pageviews

关于对A股市场的一些思考

       晚上下班回来睡多了,深夜看到朋友们都在讨论最近对A股行情的一些看法,我也想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

1.  A股是否适合价值投资?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仁者看仁,智者看智。不同情况的投资者对待这个问题的看法肯定是不一致的,我简单来说说我的看法:我认为一个市场能否适合价值投资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也就是成熟市场的两个功能:一是蓄水池功能,也就是企业能否可以便捷低成本地进行融资,这里的低成本泛指包含监管政策合规的各种成本;二是造血池功能,也就是说企业融资之后是否将资金用于可以带来社会价值的生产经营。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看看A股市场,第一我国目前企业IPO 上市融资依然采用核准制,虽然这两年监管一直在推进注册制,但目前还没有完全落实。相较注册制,核准制对企业上市融资的要求更高,且需要大量的IPO前期准备工作,我们的投行朋友就是搞这一块。这就造成两个问题:一是融资时间跨度因为等待监管审批被拉长,二是融资成本(包含支付给投行、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相关费用)不断变高。 虽然核准制通过建立IPO高标准筛选掉一些业绩不佳的公司,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投资者,但是也变相造成了企业能否上市成为评价一个企业好坏的标准,也成为很多企业高管的管理目标。当然我不是否认上市公司的质量,只是我认为:能否上市应该是评价一个公司是否优秀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现实是很多人甚至很多公司高管将两者完全等同。这就造成成为一家优秀公司的初心逐渐变成只为满足核准制IPO的条件。可以用考试和获取知识来说明:一开始学习的目的是获取知识,考试只是一种检验方式,后来逐渐变成只为了考试及格,反而忘记了获取知识的远大目标。要知道,相比而言,考试想及格的方法就简单太多了,比如作弊。而事实是很多公司会为了满足上市条件(考及格)而去财报造假(作弊)。如果这种公司没有被监管审查出来,那么最终投资者的钱当然会有来无回。所以融资的高门槛一定程度上促使很多公司挤破脑门想通过IPO,证券市场道德风险飙升,也让监管的审查难度变得越来越大,投资风险亦随之上升。第二企业融到的资金是否真的用到了生产经营上,事实是只有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者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带来社会价值增长,价值投资才能成为可能。但我个人感觉目前很多公司寻求上市往往都是高管们追求财富自由之路 ,高管上市套现的案例数不胜数,最终融资的很大一部分转化为了个人财富。当然这种行为并不违反任何法律,只是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这两种现状下,我不认为A股的价值投资具有显著可行性。

2.  A股是否适合散户投资?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 仁者看仁,智者看智 。有散户大佬通过大A实现财富自由,也有散户因为A股崩盘资产蒸发。我认为看待一个事物应该从更普遍的情况来考虑,极端情况只适合作参考。所以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A股是否适合投资,或者说投资收益与风险是否匹配,这就要从国内的市场机制说起。

       一般成熟的证券市场可以双向操作,也就是同时支持看涨或看跌,参考期货市场。这样的好处在于投资者可以通过对公司运营业绩或者经济形势进行不同判断而双向获利,也就不存在绝对的套牢。但目前大A还不能做空,据我所知只有一些券商公司提供融券卖出业务,往往对客户的资质条件也很高(好像是净资产不低于50万),而且这种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做空,只能算看空。理论上讲,做空是会影响股票价格下跌的,而券商提供的融券业务实际上并不会对股价有任何影响。这样就造成投资者只能尽可能选择优质公司,并且满怀希望地期待股价上涨,只有这样所有人才能盈利,反之,市场下跌所有人亏损。这就使得整个市场风险敞口方向一致,缺少对冲分散效应,更容易发生踩踏式卖出和跟风式买入,羊群效应显著,这里刚好有个顺口溜可以调侃一下:原油降,我不降,我跟原油不一样;原油涨,我也涨,原油对我有影响。

       而羊群效应显著的市场,散户投资者就更容易被机构投资者噶韭菜,这也是大A的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通过健全市场体制,二是投资者教育。所以我不认为A股适合一般的散户投资者(尤其是没有任何金融知识储备)直接进行投资,或许通过投资基金更适合大多数人。

3.  A股短期走势如何?

       从宏观经济上看,先说消费,以中证海外中国主要消费指数为例,可以看到第三季度指数有所下滑,

1

中国主要消费指数

        从wind双循环指数也可以看到相似走势:

2

Wind双循环指数

      再来看看投资情况,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为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基本恢复至3月份受疫情影响之前水平, 但房地产投资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依然呈下降态势。

3

投资数据 来源:方正中期研报

        最后再来看看出口情况: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最新8月份出口金额同步增长7.1%,不及市场预期:

4

出口数据 来源:广发期货研报

       世界银行周一公布最新公告,再次将我国经济增速预期从6月份的4.3%下调为2.8%,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从隐含波动率来看,以中证1000指数期权为例:

5

中证1000隐含波动率曲面

      短期内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被拉得很高,说明投资者更多还是看空指数。

      基于以上考量,目前新冠疫情反复、美联储加息、全球需求走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客观条件下,A股几乎很难走出比较独立的上涨行情,因此短期内投资机会相对有限。

 

      写在最后:当然,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时间的不断磨炼,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时间晚,这是客观国情。也不能一味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毕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想说的是,体制不健全可以慢慢修正,但是目前市场上弥漫的这种企业高管为追求上市实现个人财富自由的糜烂风气需要制止和改善,否则长期透支投资者对市场公平与效率的信心,将会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带来不可逆的损害,毕竟投资者才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后买方。

Popular Posts